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文集(第3辑·2012)
纸书售价: ¥60.8 纸书定价:¥76.0 电子书售价: ¥30.4
-
责任编辑: 赵丽出版时间: 2013-12-01ISBN: 978-7-5161-3751-2字数: 492千字浏览人数: 131次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目录
第一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走共同富裕之路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选择
一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重要本质,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不同特点,是社会主义制度不能动摇的基本原则
二 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保证,坚持公有制或为主体的公有制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经济基础,毫不动摇地坚持主体地位的公有制是我国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根本原则
三 如果导致两极分化,出现新的剥削阶级,就可能出乱子,改革就算失败了,就不是社会主义,就会走到资本主义邪路上去
四 富裕起来后,财富怎样分配,怎样防止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这是大问题,是利用各种手段、各种方案、各种方法必须加以解决的中心课题
五 坚持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坚持核心价值观的主导地位,坚持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理想信念主心骨地位,是坚持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思想基础
基本路线的确立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重温邓小平1992南方谈话
一 关于不要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与必须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关系
二 关于多搞一些“三资”企业与做强做大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关系
三 关于社会主义也有市场与资本主义也有计划的关系
四 关于让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与共同富裕的关系
五 关于聚精会神抓经济建设与坚持“两手抓”的关系
六 关于不搞争论与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关系
七 关于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与培养接班人的关系
八 关于社会主义道路的长期性、曲折性和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总趋势的关系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社长、总编辑赵剑英专访
对中国未来发展方向的庄严宣示
在回应和解决问题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创新,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的本质
高扬理想信念与人民性的旗帜,永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本色
科学发展观明确了什么
中共十六大以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继承与发展
一 科学概括民族的基本内涵与特征
二 正确认识和把握新阶段我国民族问题的时代内涵
三 不断而深刻揭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本质特征
重温“摸着石头过河”思想
一 “摸着石头过河”思想的提出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
二 “摸着石头过河”思想经历了内涵单一到丰富的发展过程
三 “摸着石头过河”思想的哲学基础是“实践唯物主义”
四 “摸着石头过河”思想是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本质的重要视角
五 “摸着石头过河”思想是毛泽东实践思想的新发展
六 “摸着石头过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设的重要思想基石
邓小平南方谈话的爱国主义解读——纪念邓小平南方谈话发表二十周年
一 对祖国和人民的忠诚与挚爱
二 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 大胆吸收和借鉴一切文明成果为我所用
毛泽东的社会公正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一 走社会主义道路,消除贫富分化
二 公正制度的设计原则: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三 权力公正的保障:让人民起来监督政府
四 毛泽东探索社会公正的经验和教训
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合法性
一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合法性
二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可能性
三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必要性
文化遗产现状对我国文化安全的影响
一 对文化遗产保护的认识不到位,上升不到文化安全的高度
二 过度、变质的旅游开发给文化遗产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
三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困境直接影响我国的文化安全
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危机特点及处置方法
一 社会危机事件的界定、背景与阶段
二 中西方社会危机事件中的历史影响与媒体经验
三 新媒体影响下的中国社会危机事件的新特点
四 新语境中的电视外宣与危机处理
略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闻传播理念
一 坚持“以人为本”
二 按照新闻传播规律办事,讲究新闻传播艺术
三 执政党为新闻传播事业健康、有序发展提供有效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障
四 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对新闻报道的客观真实公正负有专业性的注意义务与核实责任
五 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是新闻媒体首要的政治责任
六 新闻媒体各职能的相互协调与统一
中国战略机遇的三个维度
一 战略机遇来自战胜重大挑战
二 战略机遇来自长期科学发展
三 战略机遇来自宏伟战略构想
论引领社会思潮
一 坚持引领社会思潮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二 不断提高引领社会思潮的能力
三 准确把握社会思潮的基本格局
四 尊重差异,包容多样
科学无神论的学科建设和道路
一 现状:不错,但路很长。为什么?
二 阻力来自哪里?
三 信心和真理
关于少数民族地区党员干部信教问题的思考——读陈奎元著《西藏的脚步》札记
一 应当“开放与宽容”共产党员信仰宗教吗?
二 来自雪域高原的声音:共产党员必须坚持无神论
三 分裂主义势力的力量和社会基础不可低估
四 以达赖喇嘛为首的藏独分裂势力,是西方列强遏制中国的棋子
五 在西藏反分裂斗争中,党内不纯是心腹之患
六 需要中央的权威声音,在党内进行振聋发聩的教育
七 高举还是降下共产主义旗帜的大是大非问题
八 精神领域是我们与达赖斗争的主战场
九 引导人民群众从宗教的严重束缚中得到一定程度的解脱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国特色学术话语选评
一 “宗教文化”话语的脉动
二 “相适应”话语的脉动
三 “宗教五性论”话语的脉动
四 “鸦片隐喻”话语的脉动
五 “宗教和谐论”话语
六 “宗教生态论”话语
七 “宗教观教育”话语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话语形态
一 统战话语
二 法治话语
三 意识形态话语
四 无神论话语
五 结语
第二编 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研究
科学的经典 真理的旗帜——读《共产党宣言》
一 确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文本依据
二 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自觉的生动范本
三 培育马克思主义理论自信的红色经典
文本视阈中的马克思
一 马克思与恩格斯
二 马克思与马克思主义
三 文本语境中马克思的哲学思想及其问题意识
平均利润率趋向下降的规律及其争议研究
一 平均利润率趋向下降的规律
二 关于平均利润率趋向下降规律的争论
三 有关争论的简评
四 平均利润率趋向下降规律的一个模型
五 平均利润率必然下降的根本原因
论马克思恩格斯对“自然疆界论”的剖解
一 引言
二 “中欧大国”语境下的德意志式“自然疆界论”
三 “民族原则”背景下的法兰西式“自然疆界论”
四 结语
马克思恩格斯对东方国家民族解放运动的分析展望
一 抨击殖民扩张成就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金字塔”
二 深切同情和支持东方民族国家反抗压迫、争取民族解放的运动
三 提出资本主义国家的革命运动和东方各国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这两种因素互相影响的思想
分工决定阶级——马克思恩格斯的未竟之论
一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分工决定阶级”的论述
二 “分工决定阶级”被“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阶级”取代
三 当代中国学者对“分工决定阶级”的论证
四 进一步推进“分工决定阶级”研究的几点思考
列宁加强执政党思想理论先进性建设的思想与实践
一 列宁关于加强执政党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思想与实践
二 列宁关于加强执政党思想作风建设的思想与实践
三 列宁关于正确开展“两条战线的斗争”思想与实践
国际因素对斯大林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与实践的影响
一 世界革命转入低潮时期的“一国建成社会主义”
二 执政初期西方资本主义与苏联的关系状态对斯大林的影响
三 1929—1933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增强了斯大林的信心
四 战争的阴云与斯大林对经济发展方式的选择
五 社会主义从一国走向多国的胜利推进对斯大林的鼓舞
六 冷战的对峙格局对斯大林的影响
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防止“公仆”变“主人”的重要思想
一 马克思、恩格斯对巴黎公社“公仆原则”的阐述
二 列宁在十月革命前对“公仆原则”的探索
三 列宁在十月革命后对“公仆原则”的实践和探索
四 加强法制,从严执法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论妇女解放
一 马克思和恩格斯论妇女解放
二 列宁和斯大林论妇女解放
第三编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金融、科技、文化和军事霸权是当今资本帝国新特征
当前西方资本主义危机引发的困境及其出路
一 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可能陷入长期动荡
二 危机可能迫使美国采取特殊手段维护全球霸权
三 为何把宣扬和遏制“国家资本主义”作为出路之一?
试析新自由主义支撑下的美元霸权
一 美元霸权体系的构成要素
二 危机后美国对美元霸权的维护
三 中国的应对之道
四 结语
金融“巧实力”对互联网产业及文化主导权的影响
一 从与外资联姻到受外资控制:中国互联网企业发展趋势
二 国内外科技金融环境差异:外资控制趋势形成的主要因素
三 发挥金融“巧实力”:外资控制背后的政治推手
四 主题与话语权渐失:外资控制对本土互联网文化可能产生的影响分析
五 扶持优质的本土互联网企业:保持产业与意识形态的双重独立性
抵御西方文化霸权的对策性思路
一 加强文化认同,确保民族文化主体地位
二 运用文化外交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占领国际文化市场份额
三 利用发达国家之间的文化分歧,制约并削弱文化霸权的影响力
四 在国际文化贸易和交流中,利用文化例外原则对西方文化产品适度控制
新帝国主义与垄断资本主义的危机
一 垄断资本的全球扩张和掠夺致使资本积累陷入困境
二 新帝国主义的腐朽性导致经济增长乏力
三 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在全球化推动下进一步扩展
四 反抗资本主义的主体力量不断增强
世界格局重构下发展中国家的角色转变、历史定位与模式调整
一 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在国际舞台上由被动接受的从属角色转变为改变世界格局的重要国际行为体
二 发展中国家在世界格局中的历史定位仍未改变,上升空间受到多重限制
三 应对金融危机下世界格局的新变化,发展中国家面临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和调整
拉美替代一体化运动初探——以美洲玻利瓦尔联盟—人民贸易协定为例
一 美洲玻利瓦尔联盟的发展历程与战略演进
二 美洲玻利瓦尔联盟的治理结构与运行机制
三 美洲玻利瓦尔联盟的成就与挑战
四 美洲玻利瓦尔联盟的历史意义与启示
越共十一大一些主要理论观点的变化
一 提出越南社会主义的新标准
二 指明建设越南的社会主义方向,提出关于发展的理念
三 重申越南处在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明确了结束过渡时期的总体目标
四 发展胡志明思想,致力于形成越南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五 对其他一些观点进行更新和补充
乌克兰“大饥荒”问题:不止一个历史真相——兼析历史问题的政治化
一 乌克兰“大饥荒”问题的由来
二 乌克兰“大饥荒”问题的演变及实质:历史问题的政治化
三 乌克兰“大饥荒”问题的发展趋势及其警示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备案序号: 京ICP备05032912号-1 地址:北京西城区鼓楼西大街甲158号 邮编:10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