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Baidu
map
当前位置: 重点图书 >

转型、博弈与政治空间诉求:1928~1933年奉系地方政权研究

纸书售价: 60.0 纸书定价:¥75.0 电子书售价: 30.0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缘起:历史传承与制度融合
一 张作霖时期奉系地方政权的演变及对北京政府的控制
(一)保安司令制度——奉系地方政权走向“自治”
1.打起“联省自治”的旗号
2.《东三省联省保安规约》——奉系自治政权的合法性
3.保安会的缘起
4.截留国税与东北利权奉系化
(二)安国军军政府的成立——奉系地方政权走向中央
二 政治分会制度——易帜后奉系地方政权的制度来源
(一)政治分会的制度来源和设立概况
(二)分治合作思想及其争论
1.分治合作思想的提出
2.分治合作论者的其他阐述
3.反对分治合作论者的质疑与批评
4.反对分治合作论的原因
5.分治合作论者的回应
三 结语
第二章 嬗变:从北洋旧政权到国民党新政权
一 皇姑屯事件后奉系地方政权的重建
(一)保安司令制度的再次建立
(二)奉系地方政权的重建
(三)奉系地方政权的特点分析
二 国奉双方易帜谈判——以东北政治分会为中心
(一)第一阶段谈判:政权过渡方式的纷争
1.东北政治分会问题的提出
2.国奉双方关于东北政治分会问题的角力
3.国民党“削藩”计划暴露
(二)第二阶段谈判:政权过渡方式的敲定
三 东北政务委员会的成立——北洋旧制向国民党新制的转变
(一)东北政务委员会名称的由来
(二)北洋旧制向国民党新制的转变
(三)旧军阀传统的凝固与残留:对东北政委会委员选任与排序的分析
(四)军阀政治再现:“杨常事件”与东北地方政权的张学良化
四 结语
第三章 蛰伏:奉系地方政权的架构与国、奉权力博弈
一 东北政务委员会的内部结构及运作机制考察
(一)组织结构及职权
1.内部组织
2.直辖机关
(二)运作机制及局限性
二 东北政务委员会与东北地方政府的关系
(一)在制度设计上对二者关系的考察
(二)在实际运作层面对二者关系的考察
1.奉系政权基础:东北各省省政府主要官员与各县县长籍贯分析
2.东北政务委员会对东北各省人事与财权的控制
三 东北政务委员会政治空间的定位与动态平衡
(一)定位:从东北政治分会到东北政务委员会
(二)动态平衡:东北政务委员会与南京国民政府的权力博弈
(三)权力博弈的特点分析
四 结语
第四章 扩张:再次入主华北与民国政治版图变动
一 中原大战与奉系的抉择
二 东北政务委员会政治空间的膨胀
(一)横向扩张——控制华北
(二)纵向延伸——“问鼎”中央
三 盛极而衰:东北政务委员会政治空间的终结
(一)东北政务委员会的蜕变
(二)东北政务委员会政治空间走向终结
四 结语
第五章 “官党”与“秘党”:党权之争与奉系国民党化
一 奉系对国民党东北党务公开化的因应
二 奉系的国民党化
(一)东北党权之争与奉系国民党化开始
(二)奉系国民党化加速与东北党权归奉
三 国民党“秘党务”的受挫
四 结语
第六章 内政与经济:奉系地方政权延续原因考察
一 从被动到主导:奉系对东北地方政治制度的重塑
(一)省制改革
1.裁撤道尹与市政建设
2.警务系统改革
(二)县制改革
(三)地方自治的施行——以村自治为例
二 奉系对东北经济资源的保护
(一)韩人入籍问题与奉系对日本夺取东北土地资源的抵制
(二)奉系对民族工业的保护——以东北火柴专卖为例
三 结语
第七章 外交:奉系地方政权蜕变因素考察
一 外交权的虚与实——以中东路事件前后交涉为例
(一)东北地方外交传统的承继
(二)从中东路事件前后交涉看奉系外交权运用的困局
1.中东路事件前奉系对苏交涉
2.中东路事件后奉系对苏交涉与国民政府的禁阻
二 奉系对日外交的演变与九一八事变
(一)对日外交政策的转变:由强硬到“圆滑”
(二)延宕与诉诸中央——对满蒙悬案交涉的应对
1.对田中强硬外交的应对
2.对币原缓和外交的应对
(三)对国民外交的运用——辽宁国民外交协会的成立与反日活动
(四)矛盾的总爆发:九一八事变
三 结语
第八章 走向解体:华北政权的流变与东北军的“国军化”
一 蜕变的开始:九一八事变后奉系根基的丧失
二 奉系地方政权的残存:北平政务委员会的成立
三 奉系的解体:华北政权的去奉系化与东北军的“国军化”
(一)华北政权的去奉系化
(二)东北军的“国军化”
四 结语
结论
一 军阀政治与党派政治的隔阂——以东北政务委员会合法性危机的应对为视角
二 “政治分会—政务委员会”制度的形成及其作用

相关图书

浏览历史

清空记录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Baidu
map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