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似复句关系词语对比研究
纸书售价: ¥47.2 纸书定价:¥59.0 电子书售价: ¥23.6
-
作者: 李晋霞责任编辑: 曲弘梅出版时间: 2015-02-01ISBN: 978-7-5161-5471-7字数: 419千字浏览人数: 498次所属分类: 语言、文字 > 语言学 > 语法学 > 句法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目录
第一章 “又……又……”及其与“既……又……”
第一节 “又……又……”的被连接项
第二节 “又……又……”的逻辑基础
第三节 “又……又……”与“既……又……”
一 句法功能
二 被连接项
三 语义
第四节 结语
第二章 “一面……一面……”、“一边……一边……”、“一方面……(另)一方面……”
第一节 被连接项
一 “一面……一面……”的被连接项
二 “一边……一边……”的被连接项
三 “一方面……(另)一方面……”的被连接项
四 比较
第二节 主观性
第三节 行为类型
第四节 语体类型
第五节 “一面……一面……”与“一方面……(另)一方面……”
一 语义
二 形式
第六节 结语
第三章 “接着”、“然后”、“于是”
第一节 “接着”
一 “接着”所表达的时间连贯
二 “接着”的被连接项
第二节 “然后”
一 “然后”所表达的时间连贯
二 “然后”的被连接项
第三节 “于是”
一 “于是”所表达的时间连贯
二 “P,于是Q”中的P
三 “于是”的被连接项
第四节 语体分布
第五节 结语
第四章 “要么”与“或者”
第一节 逻辑语义
一 互斥选择
二 非互斥选择
三 提议选择
第二节 形式特征
一 被连接项
二 句法功能
三 单用与双用
四 嵌套
五 与“就”的共现
六 否定
七 单音节形式
第三节 语体
第四节 结语
第五章 表陈述的“还是”与表疑问的“或者”
第一节 用于陈述的“还是”
一 “P还是Q”充当句子成分
二 构成“无论/不论/不管/管P还是Q”
三 “P还是Q”具有分句地位
第二节 用于疑问的“或者”
一 “或者Q”表陈述
二 “或者Q”不在疑问域中
三 “或者Q”在疑问域中
第三节 结语
第六章 “并且”与“而且”
第一节 表义与功能
一 话题转换标记
二 递进关系标记
第二节 形式特征
一 被连接项的语法性质
二 所搭配的关系词语
三 与主语的相对位置
四 关系词语的重复使用
第三节 语体与频率
第四节 结语
第七章 “尚且”与“何况”
第一节 “尚且”
一 “尚且P,Q”中的对比项
二 “尚且P,Q”的语气类型
三 “尚且P,Q”的关系词语与被连接项
第二节 “何况”
一 “何况”所表示的递进类型
二 “P,何况Q”的语气类型
三 共现关系词语与被连接项
第三节 结语
第八章 “况且”与“再说”
第一节 逻辑语义
一 “况且”
二 “再说”
三 小结
第二节 形式特征
一 被连接项
二 关系词语连用
三 停顿
第三节 语体色彩
一 书面语
二 口语
第四节 发展趋势
第五节 结语
第九章 “如果”与“只要”
第一节 复句类型的兼容性
第二节 非兼容的逻辑语境
一 假设条件兼容的语境
二 假设条件不兼容的语境
第三节 元话语用法
第四节 结语
第十章 “只要”与“只有”
第一节 客观条件与主观条件
一 客观条件关系
二 主观条件关系
第二节 充要条件的表达
第三节 语言逻辑与纯逻辑
第十一章 “否则”与“不然”
第一节 逻辑语义与替换
一 逻辑语义
二 替换
第二节 形式
一 被连接项
二 共现关系词语
三 嵌套
四 后项句类
五 停顿
第三节 语体
第四节 结语
第十二章 “一旦”与“万一”
第一节 “一旦”
一 引出时间分句
二 引出假设分句
三 引出连贯复句的前分句
四 引出充分条件分句
第二节 “万一”
一 引出时间分句
二 引出假设分句
三 引出让步分句
第三节 “一旦”与“万一”的异同
一 共有用法
二 独有用法
第四节 结语
第十三章 “因为”与“所以”
第一节 因果配位
第二节 “原因+结果”的内部差异
一 意义差异
二 隐现差异
第三节 结语
第十四章 “由于”与“因为”
第一节 因果配位
第二节 主客观性
第三节 语用强化
第四节 衔接指向
第五节 结语
第十五章 “即使”与“哪怕”
第一节 逻辑语义
一 虚让与总让
二 虚让
第二节 形式特征
一 “即使/哪怕P,Q”的句法地位
二 “即使P”与“哪怕P”
三 与“即使”、“哪怕”共现的关联成分
第三节 语用色彩
一 语气
二 语体
第四节 结语
第十六章 “为了”与“为的是”
第一节 语篇功能
第二节 句法功能
一 及物性
二 其他句法功能
第三节 结语
第十七章 “以至(于)”与“以致”
第一节 逻辑语义
一 “以至(于)”
二 “以致”
第二节 形式特征
一 被连接项
二 共现关系词语
三 主语是否一致
第三节 语用
第四节 结语
第十八章 “但是”与“可是”
第一节 逻辑语义
第二节 形式特征
一 被连接项
二 共现关系词语
三 嵌套
四 后分句的句类
第三节 语体
第四节 结语
第十九章 “但是”与“然而”
第一节 逻辑语义
第二节 形式特征
一 被连接项
二 共现关系词语
三 嵌套
四 连用
第三节 语体
第四节 结语
第二十章 “但(是)”与“却”
第一节 “但(是)”与“却”的语法性质和语义基础
第二节 互斥
一 纯粹的主观评价语境
二 纯粹的转折语境
三 话语标记
四 单句句子成分间的转折
第三节 兼容
第四节 倾向性的容斥关系
第五节 结语
第二十一章 “而”
第一节 “而”
第二节 “而1”
一 “而1”的逻辑语义
二 “而1”的被连接项
第三节 “而2”
第四节 “而”的性质
第五节 结语
第二十二章 “非但”
第一节 逻辑类型
一 常规递进
二 反预期递进
三 递进类型与递进形式
第二节 形式特征
一 共现关系词语
二 被连接项
第三节 “非但”与“不但”
第四节 结语
第二十三章 “可见”
第一节 逻辑语义
一 结论性
二 推断性
第二节 形式特征
一 被连接项的语法性质
二 被连接项的句类与句式
三 共现关系词语
第三节 “可见”与“所以说”
第四节 结语
第二十四章 表“说法”的关系词语“X说”
第一节 “X”与“说”
一 “X”与“说”的组配
二 “说”出现的非对称性
三 “X说”的常见度
第二节 “X说”的逻辑语义与形式特征
一 “X说”的逻辑语义
二 “X说”的形式特征
第三节 对“说”非对称性分布的解释
第四节 结语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备案序号: 京ICP备05032912号-1 地址:北京西城区鼓楼西大街甲158号 邮编:10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