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修辞学
CORE RHETORIC,安徽省社科规划项目;安徽省重点学科阜阳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字学学科资助出版
纸书售价: ¥62.4 纸书定价:¥78.0 电子书售价: ¥31.2
-
作者: 胡习之责任编辑: 陈肖静出版时间: 2014-09-01ISBN: 978-7-5161-4693-4字数: 489千字浏览人数: 433次关键词: 修辞学所属分类: 语言、文字 > 语言学 > 写作学、修辞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目录
第一章 引论
第一节 修辞、修辞学、核心修辞学
一 修辞与“修辞”
(一)修辞
二 修辞学与核心修辞学
第二节 核心修辞学的修辞观
一 修辞的本质
(一)修辞是自觉行为
(二)修辞是优化创新行为
二 修辞是语言运用的过程本身
三 修辞是表达行为
四 修辞既是微观的斟词酌句,更是宏观的谋划设计
第三节 核心修辞学的研究对象
一 修辞行为和修辞文本
(一)修辞行为
(二)修辞文本
二 口语修辞现象与书面语修辞现象:口语修辞与书面语修辞
(一)口语修辞现象:口语修辞
(二)书面语修辞现象:书面语修辞
三 语篇修辞现象与会话修辞现象:语篇修辞与会话修辞
(一)单部语篇交流一般以拟想的人为中心,双向交流以现实的人为中心
(二)单部语篇交流角色单向,双向交流角色互动
(三)单部语篇交流话语建构只需要考虑语篇内部的衔接连贯(言内),双向交流话语建构还要考虑话轮间的衔接连贯(言外)
(四)语篇修辞与会话修辞所推崇、关注的对象也有差异
四 有痕迹修辞现象与无痕迹修辞现象:有痕迹修辞与无痕迹修辞
五 消极修辞现象与积极修辞现象:消极修辞与积极修辞
第四节 修辞效果及其评价
一 修辞效果
(一)修辞效果是实现修辞目的的结果
(二)修辞效果通过表达而产生,通过接受者而现实化
二 修辞效果的特性
(一)客观性
(二)综合性
(三)变化性
三 修辞效果的类型
(一)认知效果、情感效果和行为效果
(二)有效效果和无效效果
(三)顺应效果和悖反效果
(四)个体效果、群体效果和大众效果
(五)即时效果和延时效果
(六)暂时效果和持久效果
(七)积极效果和消极效果
四 修辞效果的评价
(一)修辞效果的评价原则
(二)修辞效果的评价标准
五 借鉴传播值的相关研究方法,进行修辞效果的测度研究
第二章 修辞的原则
第一节 修辞的核心原则
一 修辞的目的
二 合目的原则
三 合目的原则是修辞的核心原则
(一)交际目的是交际的核心,修辞目的是修辞行为的核心
(二)合目的原则是一切修辞原则的中心
四 合目的原则的次准则
(一)修辞话语的内容必须适切交际目的
(二)修辞话语的形式必须适切交际目的
(三)修辞话语能增加表达的美感度与力度
(四)修辞话语在接受对象那里有好的反响
第二节 修辞的非核心原则
一 定位原则
(一)话语角色定位
(二)话语角色定位的语言表现形式
二 对象原则
(一)根据交际对象的年龄、性别组织话语
(二)根据交际对象的身份地位组织话语
(三)根据对方的心理组织话语
三 语境原则
(一)适应修辞语境组织话语
(二)利用修辞语境组织话语
四 适度原则
第三章 修辞行为及其话语修辞模式
第一节 修辞行为的分类
一 修辞行为的功能类别
二 修辞行为的达意传情形式类别
第二节 修辞行为的研究方法
第三节 语域话语修辞模式:修辞行为的规律、规则系统
一 三职演讲行为话语修辞模式
(一)竞职演讲话语修辞模式
(二)就职演讲话语修辞模式
(三)述职演讲话语修辞模式
二 礼仪演讲行为话语修辞模式
(一)欢迎演讲行为话语修辞模式
(二)告别演讲行为话语修辞模式
(三)答谢演讲行为话语修辞模式
第四章 宏观修辞策略
第一节 语体策略
一 语体
二 语体类型
(一)口语语体
(二)书面语体
三 语体的渗透与交融
(一)语体的渗透
(二)语体的交融
四 语体的基本形态和典型样态
(一)语体的基本形态
(二)语体的典型样态
五 语体的选择
(一)不同的语体其功能不同:根据交际目的选择功能适合的语体
(二)不同语体语言运用有别:明了语言差异运用好选择的语体
(三)语体的变异选择
第二节 风格策略
一 表现风格的类型
(一)藻丽和平实
(二)含蓄和明快
(三)庄重和幽默
(四)繁丰和简洁
(五)豪放和柔婉
二 表现风格的选择
(一)依据达到交际目的所需的风格表达效果来选择
(二)依据交际场合来选择
第三节 架构策略
一 设计表达顺序
二 设计开头、结尾及主体的展开模式、编排方式
三 修辞方式与篇章设计
(一)用比系统与篇章
(二)排叠系统和篇章
(三)对衬系统与篇章
(四)问答系统与篇章
第四节 话题策略
一 选择一个好的话题
二 根据选定的话题来选择语言材料、组织话语
三 为了控制交谈的方向,主动转换话题
第五节 口气策略
一 口气的特征
(一)口气是说话人某种思想、感情、态度、角色身份色彩的流露
(二)口气通过一定的声音、气息或语词、句式而显现
二 口气的类别
三 口气的确定
第五章 微观修辞方法(一):辞格与辞规
第一节 辞格与辞规的基本理论问题
一 辞格与辞规的特征
(一)辞格的特征
(二)辞规的特征
二 辞格与辞规的区别
(一)在表达效果上是否具有形象生动性
(二)在使用成分上是否具有变异性
三 辞格与辞规的原型范畴化思考
第二节 辞格
一 描绘类辞格
(一)比喻
(二)比拟
(三)夸张
(四)移就
(五)通感
(六)列锦
二 换借类辞格
(一)借代
(二)飞白
(三)双关
(四)反语
(五)易色
(六)换算
(七)别解
(八)异语
三 引导类辞格
(一)拈连
(二)异述
(三)设问
(四)对偶
(五)对比
(六)衬托
(七)反复
(八)排比
(九)层递
(十)顶真
(十一)回环
(十二)错综
(十三)呼告
(十四)衬跌
(十五)同异
(十六)对顶
四 变形类辞格
(一)析字
(二)析词
(三)镶嵌
(四)转类
(五)藏词
(六)仿拟
(七)反问
(八)跳脱
(九)设疑
(十)断取
五 辞格的综合运用
(一)辞格的兼用
(二)辞格的套用
(三)辞格的连用
第三节 辞规
一 面中显点
(一)面中显点的类别
(二)面中显点的功能与运用
二 否全回环
(一)否全回环的类别
(二)否全回环的功能与运用
(三)否全回环辞规与回环辞格的区别
三 约义明语
(一)约义明语的类别
(二)约义明语的功能与运用
四 以例解义
(一)以例解义的类别
(二)以例解义的功能与运用
五 排名有序
(一)排名有序的类别
(二)排名有序的功能与运用
六 列举分承
(一)列举分承的类别
(二)列举分承的功能与运用
七 换言述义
(一)换言述义的类别
(二)换言述义的功能与运用
第六章 微观修辞方法(二):辞趣与辞风
第一节 辞趣
一 意趣
(一)词句型意趣
(二)篇章型意趣
二 音趣
(一)同音(近音)异义趣
(二)同字异音趣
(三)韵趣
(四)拗趣
三 形趣
(一)利用字形的近似
(二)利用字形的变向
(三)利用字形的意象
(四)利用标点符号
(五)利用书写款式
第二节 辞风
一 意风
二 音风
三 形风
第七章 微观修辞方法(三):选炼词语
第一节 选炼词语的要求
一 切合目的
二 切合内容
三 切合语境
四 炼意
第二节 选炼词语的方法
一 辨析意义
(一)多义
(二)同义
(三)反义
二 调配色彩
(一)感情色彩
(二)语体色彩
三 注意音韵
(一)字音的清晰响亮
(二)音节的整齐匀称
(三)声音的悦耳动听
(四)声调的抑扬顿挫
(五)韵脚的顺口优美
第八章 微观修辞方法(四):选炼句子
第一节 句子的组织
一 句子的长短
二 句子的整散
(一)整句
(二)散句
三 句子的松紧
(一)紧句
(二)松句
四 句子的详略呼应
第二节 句式的选择
一 从词序或句序的变换方面选择
二 从语态方面选择
三 从口气和语气方面选择
(一)生硬和柔软口气的选择
(二)肯定与否定口气的选择
四 从语体风格方面选择
第九章 修辞分析
第一节 “修辞分析”
第二节 修辞分析的方式
一 传统修辞分析方式:美感欣赏
二 普适式修辞分析方式: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结合
(一)普适式修辞分析方式的特征
(二)普适式修辞分析的内容
第三节 修辞分析的方法
一 图解法
二 评点法
三 分解法
(一)文本
(二)文本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备案序号: 京ICP备05032912号-1 地址:北京西城区鼓楼西大街甲158号 邮编:10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