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视阈下的公民道德建设研究
纸书售价: ¥36.0 纸书定价:¥36.0
-
作者: 魏雷东出版时间: 2011-09-01ISBN: 978-7-5004-9711-0字数: 263千字浏览人数: 236次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目录
第一章 公民道德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
一 公民道德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
(一)公民道德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课题
(二)公民道德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动力
(三)公民道德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二 公民道德素质提升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应时之需
(一)社会和谐发展需要
(二)公民现实生活需要
三 公民道德建设研究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当务之要
(一)和谐社会视阈下的公民道德建设的研究意义
(二)和谐社会视阈下的公民道德建设的研究综述
(三)和谐社会视阈下的公民道德建设的研究进路
第二章 公民道德概念的基本分析
一 公民:社会的主体性存在
(一)公民内涵
(二)公民自由
(三)公民社会
二 道德:人类的共生性尺度
(一)道德内涵
(二)道德自我
(三)道德标准
三 公民道德:和谐社会的精神基石
(一)公民道德内涵
(二)公民道德层次
(三)公民道德选择
第三章 公民道德建设的观念演进
一 历史向度:从传统到现代的转换
(一)从封闭性道德转向开放性道德
(二)从一元性道德转向多元性道德
(三)从依赖性道德转向共生性道德
二 范式向度:从德性到德行的转型
(一)德性论的“实质主义”
(二)规范论的“形式主义”
(三)德行论的“整体主义”
三 主体向度:从政治国家到公民社会的转移
(一)政治与道德关系考察
(二)国家与社会关系厘定
(三)和谐主义社会发展观
第四章 公民道德建设的现状考量
一 公民道德建设的阶段考察
(一)政治优位阶段
(二)经济优位阶段
(三)公民优位阶段
二 公民道德建设的理性反思
(一)公民道德失范种种表现
(二)公民道德建设低效原因
(三)公民道德自我功能异化
三 公民道德建设的现状分析
(一)公民道德建设的社会环境
(二)公民道德建设的主体状况
第五章 公民道德规范的主要内涵
一 公民道德规范的基本内容
(一)相对于国家的规范
(二)相对于公民的规范
(三)相对于集体的规范
(四)相对于自我的规范
(五)相对于社会的规范
二 公民道德结构的动态分析
(一)社会公德内涵
(二)职业道德内涵
(三)家庭美德内涵
(四)个人品德内涵
第六章 公民道德建设的文化认同
一 文化认同:多元文化的价值共识
(一)文化认同的内涵
(二)文化认同的动力
(三)文化认同的现实
二 中华文化:和谐思想的历史源流
(一)中华文化的精神价值
(二)中华文化的时代意义
三 和谐文化:公民道德的精神家园
(一)和谐文化的基本内涵
(二)和谐文化的思想内核
(三)和谐文化的发展理路
第七章 公民道德建设的教育设计
一 公民道德教育内容的理性整合
(一)德性与规范的善性融通
(二)传统与现代的交织融汇
(三)东方与西方的有机融合
二 公民道德教育层级的有序衔接
(一)家庭教育
(二)学校教育
(三)单位教育
(四)社会教育
第八章 公民道德建设的制度构想
一 公民道德制度化建设的社会基础
(一)公民道德制度化建设的理论依据
(二)公民道德制度化建设的价值取向
(三)公民道德制度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二 公民道德制度化建设的观念进路
(一)制度规范与学校德育的协调
(二)外部评价与自我评价的统一
三 公民道德制度化建设的基本构想
(一)内容法制化
(二)制度体系化
第九章 公民道德建设的社会路径
一 创新社会管理体制
(一)人本和谐的管理理念
(二)良性互动的管理模式
二 整合社会管理资源
(一)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二)转变政府社会管理职能
(三)扩大社会组织协调作用
(四)发挥公民参与主体作用
三 提升社会管理水平
(一)妥善处理社会矛盾问题
(二)有效应对各种社会风险
(三)切实加强社会综合治理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及相关收获
致谢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备案序号: 京ICP备05032912号-1 地址:北京西城区鼓楼西大街甲158号 邮编:10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