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仪礼变迁与社会网络重建:以辽宁省东部山区清原镇为个案
纸书售价: ¥22.0 纸书定价:¥22.0
-
作者: 吉国秀责任编辑: 冯广裕出版时间: 2005-07-01ISBN: 7-5004-5178-4字数: 232千字浏览人数: 210次所属丛书: 中国社会科学博士论文文库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目录
序
绪论
一 选题意义
二 研究现状
三 研究思路
四 资料来源
五 框架结构
第一章 清原镇的地理环境与历史背景
第一节 清原镇依托的自然环境:一个典型的辽东山区
第二节 清原镇:地理位置与名称由来
一 清原镇的中心位置
二 清原镇地名的由来
第三节 清原镇的社会变迁:置身于其中的参与者
一 民国以及东北沦陷时期
二 土地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
三 “文化大革命”时期
四 1978年以来的经济建设时期
五 近年来的社会变革
第四节 清原镇的居民:同质性与异质性
一 清原镇的人口变动
二 清原镇的人口构成
第二章 民间话语中的婚姻仪礼
第一节 婚姻构成及其地方性术语
一 “结婚”与“婚礼”:建构社会网络的重要场合
二 “找对象”与“搞对象”:楔入日常生活中的择偶行为
三 “介绍人”与“张罗”:婚姻仪礼中不可或缺的角色
四 “打罢刀”与“跑偏”:民俗规范的松弛与社会道德的失序
第二节 姻亲关系及其地方性称谓
一 编织亲属关系网络的姻亲关系称谓及其关系类型
二 在象征意义上往来的儿女“亲家”
三 作为组建社会网络途径之一的“转圈亲家”
第三章 民众生活中的配偶选择
第一节 择偶理论分析
一 基于单一因素分析的择偶理论
二 基于多重因素分析的择偶理论
第二节 清原镇的通婚半径
一 通婚半径与民众生活空间相一致
二 通婚半径形成的复杂原因
三 通婚半径促进社会网络的网格细致化
第三节 择偶途径的变化与决策模式的转换
一 择偶途径走向多元化
二 决策模式趋于代际协商
第四节 择偶标准及其变化
一 家庭背景的“门当户对”
二 个体条件的“般配”
三 不同民族在民族标准上的择偶差异
第四章 订婚仪式中的姻亲关系
第一节 订婚仪式的变迁
一 20世纪40年代:订婚仪式的延续
二 20世纪60年代:订婚仪式的断裂
三 20世纪80年代:订婚仪式的复兴
第二节 结婚日期的选择与姻亲关系
一 结婚日期及其选择规则
二 结婚日期选择行为主体新格局的出现及其对姻亲关系的影响
第三节 婚姻支付的协商与姻亲关系
一 关于婚姻支付的理论
二 男方家庭婚姻支付的变迁:从“养钱”到单一货币形式“买衣服钱”
三 女方家庭婚姻支付的变迁:与男方家庭的婚姻支付日益趋同
四 婚姻支付流动方向的变迁及其对姻亲关系的影响
第五章 婚礼中的社会网络
第一节 清原镇婚礼的变迁
一 传统仪式过程
二 传统仪式的偏离
三 传统仪式的回归
第二节 婚礼中的角色分配与姻亲关系
一 婚礼角色分配上的旧模式与新模式
二 婚礼角色分配的变化与娘家仪式表演空间的扩大
第三节 婚礼中的冲突与姻亲关系
一 内隐的冲突:娘家与婆家之间的无声竞争
二 外显的冲突:娘家与婆家之间的公开对抗
第四节 婚礼参与人与社会网络
一 民众参与婚礼的逻辑:到场原则与互惠原则
二 婚礼参与人的变迁:制度化关系的加入与地方社会网络的更新
三 婚礼功能的变迁:从姻亲关系到社会网络
结论
一 婚姻仪礼变迁与社会网络重建
二 守恒的意义与追加的意义
参考文献
后记
版权所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备案序号: 京ICP备05032912号-1 地址:北京西城区鼓楼西大街甲158号 邮编:100720